首页  >>  时尚街区  >>  桂林本土服装品牌求创新 涌动品牌“浪潮”

时尚街区

桂林本土服装品牌求创新 涌动品牌“浪潮”

2015-01-07

说到国内服装,人们通常会想到广州、深圳、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城市。因为,目前国内知名服装品牌,大多发源于此。但不知不觉中,桂林本土服装也开始涌动品牌潮:设计理念在加强,生产规模在扩大,有的还申请或获得了注册商标。近日,桂林服装品牌“乱了”的北海加盟商,因其新装款式被另一品牌“盗版”,而投诉至当地工商部门,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桂林服装品牌的影响力。

 

    传统裁缝铺走向萧条

    品牌的形成需要积累,对于服装而言,更是如此。从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知名品牌服装公司的发展看,其前身往往都是一些服装厂,甚至小作坊、裁缝铺。桂林服装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。

    最早是裁缝铺。在服装品牌、款式匮乏的年代,裁缝铺分布在桂林城的各个角落。上世纪90年代,西城路布料市场兴起,三四十家裁缝铺聚集于此。那时,服装定制采取的是“来料加工”模式。桂林人若想穿一款时髦的服装,往往到布料市场买块可意的料子,让裁缝照着服装书的款式做。裁缝的“话语权”很小,充其量是给些指导性意见。

    然而,随着服装成衣市场的繁荣,款式新颖、价格适宜的成衣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,“来料加工”由于缺乏个性等因素,渐渐失去了市场。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,传统的裁缝铺走向萧条。

    求新求变赢得市场

    为赢得市场,本土服装在摸索和借鉴中,开始求新求变。

    首先是设计理念的形成,成品的增加。如今,桂林不少制衣者已跳出了以往“裁缝”的局限,有的人还具有服装专业高等教育背景。以此为基础,从1998年开始,桂林服装定制的设计元素明显增强。服装制做者从以往单纯的仿版,发展为越来越多地推出自己设计、颇具一定独特性的成品。原有的“来料加工”变成了“包工包料”,顾客定制服装由以往自己说了算,逐渐变成被设计师所引导。而原来的“裁缝铺”也演变成现在的“服饰工作室”。

    改变带来了商机。一些做工精致、设计有亮点的本土服装赢得了市场的青睐,桂林本土服装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,有的服装厂甚至拥有了数十名工人。生产设备大为改善,生产流水线正在逐渐形成。

    在这种背景下,部分本土服装开始向外“扩张”,其定制比重越来越少,成品销售成为主流。目前,“日月坊”的加盟店已在广西、福建等地遍地开花。“乱了”则在包括广西、江西、北京、杭州等地拥有了20多家加盟店,其北海加盟店甚至进驻当地高档次商场——和安商场。从2003年开始,“乱了”在桂林正阳步行街这一黄金地段,以不菲租金租下两家店面,再次表明了自己的实力。

    其次,本土服装的品牌意识、形象意识在逐渐增强。越来越多的本土服装开始设计并在服装上标明自己的牌子,有的还申请了注册商标。如“乱了”早在2001年就获得了注册商标,去年底“扬君”也委托桂林市工商局申请商标注册。而“缤缤”目前也正在向工商部门咨询商标注册事宜。

 

    做大仍受制约

    虽然本土服装的影响力在扩大,但要想做成国内响当当的牌子,并非一朝一夕可成。仍有许多因素在制约其发展。

    一方面是设计力量不足。大多数本土服装的设计人员仍是经营者自己,设计人员少,水平有待提高。像发展较好的“乱了”,也是最近才聘请了专业设计师。设计瓶颈影响了风格的形成。虽然目前本土服装各有特点,如“乱了”定位为“具有民族特点的休闲服饰”;“扬君”、“缤缤”推出的是时尚女装;“日月坊”的邻家女孩、小家碧玉味道浓郁;“沃菲斯”的职业装做工颇为精致。但除了少数品牌定位较清晰、风格较鲜明外,其它仍在摸索当中。

    另一方面,品牌市场推广力度不足。“要做大,肯定要进行市场推广。”记者采访的几家本土服装品牌经营者均表示。但推广难度较大。首先,桂林乃至广西在国内服装界均无影响,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桂林服装的市场认可度,也使其价位难以提高。尤其在桂林,不少人存在“本地辣椒不辣”的心态。“有人认为我们的服装都是‘做’的,不应该卖得贵。可任何服装包括名牌服装不都是做的吗?”本土服装经营者有些无奈。其次,市场推广需要投入相当资金。而从目前本土服装经营者的情况看,尚不具备这样的实力。

    当然,虽然面临困难,但本土服装向着“精品化”、“品牌化”发展的趋势还是日趋明显,经营者做大做强的愿望也日益强烈。“市场积累很重要,由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。”“乱了”的经营者文春表示,“但至少‘意识’先行,有了做大的目标,我们正在为实现目标努力。”